昨日的全市中醫藥大會提出,要大力加強龍頭骨干中醫院建設,全力推動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市中醫院校地共建,加快國醫館和骨科大樓項目建設進程。要不斷強化“中間層”中醫藥服務體系陣營,深入推動公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著力構建中醫藥醫療服務15分鐘健康圈。
會議提出,要著力建好基層中醫藥服務陣地,加快完善全市3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館建設,打造一批高品質基層名中醫工作室,鼓勵引導社會資本舉辦中醫醫療機構,探索構建中醫藥服務的5G應用場景,大力推廣互聯網中醫院、智慧中藥房等新服務新業態。
到2025年全市社衛中心具備中醫康復室
會議提出,要全面提升我市中醫藥科研、診療、康復服務和預防保健水平,力爭到2025年全市提供康復服務的醫療機構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比例不低于80%,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具備中醫康復室。要總結提升新冠疫情防治經驗,加強中醫院的感染科建設,組建中醫疫病防治隊伍。
全面改進中醫藥人才教育培養體系
會議提出,要全面改進中醫藥人才教育培養體系和評價激勵機制,穩步實施莞邑岐黃工程,積極引進國醫大師、全國名老中醫、省名中醫等專家來莞服務,切實做好名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全力培養中青年骨干中醫藥人才和傳承人。
會議提出,要積極推動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全方位支持中藥制劑生產企業進行中藥新藥研發,鼓勵中藥企業在本地自建或聯建中藥材生產基地,并推動中醫藥產業集聚區建設。
促進醫保支付政策向基層中醫醫療機構傾斜
會議還提出,要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促進醫保支付政策向基層中醫醫療機構傾斜,積極將符合規定的中醫醫療服務適宜項目和中藥按規定納入醫保范圍,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
文章來源:東莞時尚網